启秀学堂 | 百年文脉 经典传承 ——启秀学子走进伶工学社
为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落实“双减”政策,坚持做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在启秀中学百十校庆之际,10月2日下午,我校的“启秀学堂”活动组织初二部分学生前往伶工学社,感受戏曲艺术的韵味和魅力。
拾级而上,青石白墙迎面而来。伶工学社,是由张謇先生于1919年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原址位于南通市崇川区健康路严家巷4号,旧时以教授京剧为主,同时开设昆曲、话剧、舞蹈、西乐等课程,造就了一批有较高文化知识的新型戏剧演员和戏剧改革人才,以期改良社会风气、陶冶道德情操,在我国戏剧史上享有特殊地位。
1920年至1922年,梅兰芳应张謇先生之邀,三次到更俗剧场演出,每场均有伶工学社学员配演,盛况空前。
梅兰芳曾为伶工学社延请教师,并承张謇先生推荐收伶工学社高材生李斐叔为徒。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梅兰芳回忆了参观伶工学社的详细情形:“第二天我们先去参观伶工学校。在那时的南方,这个科班的设置,是开风气之先,惟一的一个训练戏剧人才的学校。它在制度、教材方面,都采用了新的方法。如旧科班里的体罚习惯,他们已经废除不用了。课程方面,不单是注重戏剧,就是一般学校的国文、算术也都照样的悉心教授。所以毕业的学生,在文学上的水准,并不算低。”
聆听韦红玉老师的细致讲解,参观室内外小剧场、戏服和图片展陈,仿佛时空穿越,依稀能看到百年前先辈们唱念做打、勤学苦练的景象,领略大师荟萃、宾客云集的繁荣与辉煌,同学们也深受教育和感染。
韦红玉,国家一级演员,梅葆玖先生的入室弟子。现为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剧协会员,伶工学社主任。
了解了伶工学社的历史后,韦红玉老师向同学们科普了戏曲的行当、扮相以及戏曲人的生活、基本功等知识。戏台两边台柱上书“凡野舞则教之,故曰乐观其深矣”,见证着戏曲人年年岁岁的付出与心血。活动中,同学们也担任了长三角城市戏曲票友大赛的大众评委,在戏曲中品味人世百态,感受时代变迁,深悟戏曲魅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伶工学社拉开了中国戏剧和戏剧教育改革的帷幕,百年来以悠悠戏曲声、累累银杏果,见证了南通人对戏剧的热忱,彰显了南通人对戏剧传承发展的执行力和对移风易俗的新型教育的前瞻力。启秀学堂秉持“五育”并举原则,通过此次活动为同学们开拓了视野,增进了学识。愿同学们传百年戏剧文脉,承百十启秀宏愿,以青春之名,继往开来,再展风华。
欧博取款额度优惠:账号+密码登录
欧博取款额度优惠: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